分类:
古代诗词
作者: 佚名
0.02万字
共1章
阅读: 51人
简介: 《病妇行》是一首汉乐府古诗。诗歌通过展示一个病妇的家庭悲剧,描绘了大一统衰弱之后的汉代劳动人民在统治者残酷的剥削下,挣扎于死亡边缘的惨景,刻画了一个即将辞世的爱子情深慈母形象。 本诗共分两段,从开头至“思复念之。”为第一段,写病妇临终时对丈夫的嘱咐。开头“妇病连年累岁,传呼丈人前一言”,从病妇方面落笔单刀直入,直叙其事。 妻子长年劳累,久病不愈,将不久于人世了,把丈夫叫到床前,必须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交代他最放心不下的孩子。还没有来得及开口,就哗哗落泪,泣不成声了。自己长年累月的拖累丈夫,现在将要抛下他们,把孩子留给他一人负担,实在觉得愧歉。孩子那么小,自己死了你要照顾好他们,犯错了不要鞭打,不要让他们饿着。人生想活活不成,到死又死不起,这是怎样一种死都不得安息的凄惨。长期贫苦的生活,已使孩子极为虚弱,如果继续挨饥受寒,他们也很快就会死掉!留在母亲的心中的阴影是多么沉重的遗憾与伤痛。 第二段从“乱曰”开始至结尾,从病妇丈夫方面落笔。 先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饥寒交迫的悲惨画图:寒风凛冽,孩子啼泣。丈夫想抱孩子到集市买吃的,甚至都没想到自己已身无分文。没有来得及想,但是找不到长衣,仅有的短衣又是单的,抱出去势必会冻死,只好紧关门窗,堵塞缝隙,放下哭闹的孩子,独自上市。妻子临终嘱托,不要使孩子受寒挨饿,对于穷人的孩子受寒是不可避免的,穷得衣不蔽体的孩子,自然也免不了穷的吃不上饭,挨饿受寒妻子临终的寄托丈夫无法完成了。原谅丈夫吧,他现在唯一能做的,也只有暂时给孩子买点吃的了。 关门堵窗,或可挡风避寒,即使堵好了门窗,孩子能不受冻吗?一个“舍”字,谁人能理解丈夫那欲离不忍,欲抱不得,忧郁徘徊、悲伤绝望的动态心态? 幸运的是路上碰到了亲戚朋友,父亲求他为孩子买点吃的,男儿有泪不轻弹,自己境遇如此贫寒,叫他怎得不心酸。哭得坐在地上起不来,弄不清楚怎么会这样。“对交涕泣,泪不可止”,同意反复,丈夫穷途悲歌吟唱,这是他对子女的怜悯、对自身孤独无助的伤感、对亡妻的哀悼怀念,呼天天不应,喊地地不语,丈夫也只得哭泣了。“我欲不伤悲不能已”,主妇死了,孩子尚幼且病,一家子面临的是饥寒交迫的生活,这天要塌下来的惨景,怎能不叫人涕泪俱下,肝肠寸断呢?丈夫是不想伤悲的,为了不辜负亡妻临终的嘱托,不能伤悲,可是怎么能?怎么不愁肠百结、纡曲难伸? “探怀中钱持授交”,为此段结束之句,由哭诉悲伤转为乞友买饵,一句之中连续三个动作,宛然可感父亲“怀中钱”那温热的气息,以及“持”的凝重、“授”的郑重。此中之“啼”,缘于饥,饿,缘于寒冷,更缘于对母亲的思念。一个“索”字,将孤儿暗淡的目光四处张望,继而蹬腿舞臂,嚎啕呼唤啼哭,着急要母亲的神态宛然画出。 父亲道逢亲交,涕泪未尽,匆匆赶回家中,所见又是什么呢?孩子嚷着要母亲抱,孩子的哭泣让父亲也情不自禁跟着落泪,妻子已经不在了,我哪儿去找孩子的母亲。徘徊空舍,丈夫疾首蹙额、呼天唤地的凄惶。室内饥寒交迫,家徒四壁。无食无物,也空在无母无妻。儿啼屋空,看着、听着 ,悲剧气氛浓郁无间,丈夫喘不过气来。向苍天发出“行复尔耳,弃置勿复道”的绝望呼叫,孩子的命运将同母亲相似,还是抛开这一切,不要再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