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而第一 论语
学而第一
原文:
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悦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
有子曰:“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,鲜矣。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悌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?”
子曰:“巧言令色,鲜矣仁。”
曾子曰:吾日三省乎吾身。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
子曰:道千乘之国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。
子曰: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而亲仁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
子夏曰:贤贤易色,事父母,能竭其力。事君,能致其身。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虽曰未学,吾必谓之学矣。
子曰:君子不重则不威,学则不固。主忠信,无友不如己者,过则勿惮改。
曾子曰: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
子禽问于子贡曰:“夫子至于是邦也,必闻其政。求之与?抑与之与?”子贡曰:“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。夫子求之也,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?”
子曰:父在,观其志。父没,观其行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
有子曰:礼之用,和为贵。先王之道斯为美。小大由之,有所不行。知和而和,不以礼节之,亦不可行也。
有子曰: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。恭近于礼,远耻辱也。因不失其亲,亦可宗也。
子曰: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。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。可谓好学也已。
子贡曰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。何如?”子曰:“可也。未若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。”子贡曰:“诗云: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其斯之谓与?”子曰:“赐也,始可与言诗已矣。告诸往而知来者。”
子曰: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
逐句翻译:
【本篇引语】
《学而》是《论语》第一篇的篇名。《论语》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。《学而》一篇包括16章,内容涉及诸多方面。其中重点是“吾日三省吾身”;“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”;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以及仁、孝、信等道德范畴。
1.1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
【注释】
子:《论语》中“子曰”的“子”都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敬称。
时:时时,经常。
习:演习,复习。
说:同“悦”,高兴。
愠(yùn):恼怒,怨恨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学了,又经常复习它,不也是高兴的吗?有朋友从远方来,不也是快乐的吗?人家不了解我,我也不怨恨,不也是君子吗?”
【评析】
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,说它是“入道之门,积德之基”。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。历来的解释都是:学了以后,又时常温习和练习,不也高兴吗等等。三句话,一句一个意思,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。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,指出这里的“学”不是指学习,而是指学说或主张;“时”不能解为时常,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,“习”不是温习,而是使用,引申为采用。而且,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,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。这三句的意思是:自己的学说,要是被社会采用了,那就太高兴了;退一步说,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,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,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,我也感到快乐;再退一步说,即使社会不采用,人们也不理解我,我也不怨恨,这样做,不也就是君子吗?(见《齐鲁学刊》1986年第6期文)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,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,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。
此外,在对“人不知,而不愠”一句的解释中,也有人认为,“人不知”的后面没有宾语,人家不知道什么呢?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,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,别人就可以理解了,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。有人说,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,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,我告诉他,他还不懂,我却不怨恨。这样,“人不知”就是“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”了。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。
总之,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,做到人不知而不愠,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、诲人不倦、注重修养、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。这些思想主张在《论语》书中多处可见,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。
1.2
【原文】
有子曰:“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”
【注释】
有子:孔子的学生,姓有,名若。
弟:同“悌(tì)”,弟弟尊敬、善事兄长称为“悌”。
好(hào):喜欢。
犯:冒犯,抵触,违反。
鲜(xiǎn):少。
未之有:“未有之”的倒装形式。古代语法中代词作宾语时,宾语放在动词前。
与:同“欤”,表示疑问的助词。《论语》中的“欤”都写作“与”。
【大意】
有子说:“他的为人,孝顺爹娘、敬爱兄长,却喜欢冒犯上级,这种人是很少的;不喜欢冒犯上级,却爱造反,这种人是从来没有的。君子致力于根本的事情,基础树立了,‘道’就产生了。孝顺爹娘,敬爱兄长,这就是‘仁道’的基础吧。”
【评析】
有若认为,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,对兄长顺服,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,忠是以孝弟为前提,孝弟以忠为目的。儒家认为,在家中实行了孝弟,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“犯上作乱”的事情;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,民众也会绝对服从,而不会起来造反,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。
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,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、伦理思想非常重要。在春秋时代,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,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,诸侯以下也是如此。整个社会从天子、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,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,而孝、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。
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。孔子看到了这一点,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,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,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。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,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,主张“以孝治天下”,汉代即是一个显例。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,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、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,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,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。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,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,抛弃封建毒素,继承其合理的内容,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。
1.3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巧言令色,鲜矣仁。”
【注释】
巧言令色:以好话和做出来的和善面色来讨好别人。
鲜(xiǎn):少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花言巧语,伪装得和颜悦色,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。”
【评析】
上一章里提出,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,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。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。这一章,孔子讲仁的反面,即为花言巧语,工于辞令。儒家崇尚质朴,反对花言巧语;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,说到做到,先做后说,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,只说不做,停留在口头上。这表明,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,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,力戒空谈浮言,心口不一。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,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。
1.4
【原文】
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
【注释】
曾子:孔子的学生。姓曾,名参(shēn),字子舆。他的弟子也称曾参为“子”。
三:约数,表示多次。
省(xǐnɡ):反省。
信:诚实。
传(chuán):动词用作名词,老师传授的知识。
习:温习,实习。
【大意】
曾子说:“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: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了呢?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?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?”
【评析】
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,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。而本章所讲的自省,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。
在春秋时代,社会变化十分剧烈,反映在意识领域中,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,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。于是,曾参提出了“反省内求”的修养办法,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,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。《论语》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,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,进行自我批评,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,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。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,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。
在本章中,曾子还提出了“忠”和“信”的范畴。忠的特点是一个“尽”字,办事尽力,死而后已。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,“尽己之谓忠”。“为人谋而不忠乎,是泛指对一切人,并非专指君主。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,都尽力帮助。因此,“忠”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,不止用于君臣关系。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“忠”字演化为“忠君”,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,又有重要的区别。“信”的涵义有二,一是信任、二是信用。其内容是诚实不欺,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,信特别与言论有关,表示说真话,说话算数。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。
1.5
【原文】
子曰:“道千乘之国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。”
【注释】
道:同“导”,治理。
千乘(shènɡ)之国:就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。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算不上大国了。千乘,四匹马拉的车称一乘,车辆数目能表现国家的强弱。
敬事:认真对待国家大事。
人:古代人广义指所有人群,狭义指士大夫以上阶层的人。这里是狭义的用法,与下面的“民”呼应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治理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,要认真地办理国家事务,严守信用,节约费用,爱护官吏,役使人民要按照农时的忙闲。”
【评析】
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,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,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。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,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,恪守信用;节约用度,爱护官吏;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。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。
康有为说,孔子的学说是“爱人”,泛爱一切人。但本章里所说的“爱人”则非此意。他所说的“人”不是百姓,而是官吏,是有地位的人;而“民”才是百姓,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。可见,“爱人”不是爱一切人,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。“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”的思想是合理的,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。但这与“爱人”与否则无太大干系。从另一个角度说,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、统治百姓出谋划策。
鲁迅曾经指出:“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,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,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,为民众本身的,却一点也没有。”(《且介亭杂文二集•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》)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。因而颇具尖锐性。
1.6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汎爱众,而亲仁。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”
【注释】
弟子:一种意思是年纪幼小的人,另一种意思是学生。这里是第一种意思。
弟:同“悌”,敬重兄长。
谨:谨慎寡言。
汎:同“泛”。
仁:有仁德的人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,离开自己家便敬重兄长,谨慎寡言,说话诚实守信,博爱大众,亲近有仁德的人。这样做了还有余力的话,就再去学习文献。”
【评析】
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,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。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、谨信、爱众、亲仁,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,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,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,增长文化知识。这表明,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,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,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,则摆在第二位。
孔子办教育,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,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。事实上,历史上的任何阶级,无论奴隶主阶级、地主阶级,还是资产阶级,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,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,把“德”排在“识”的前面,这是阶级的需要。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。
1.7
【原文】
子夏曰:“贤贤易色;事父母,能竭其力,事君,能致其身;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虽曰未学,吾必谓之学矣。”
【注释】
子夏:孔子的学生,姓卜(bǔ),名商。
易:交换,改变,也有轻视、简慢的意思。
致:奉献。
【大意】
子夏说:“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;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;服事君上能奉献生命;同朋友交往说话讲信用。这样的人,虽说没有学习过,我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。”
【评析】
上一章有“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”一句。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,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。子夏认为,一个人有没有学问,他的学问的好坏,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,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“孝”、“忠”、“信”等传统伦理道德。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,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,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。所以,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,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。
1.8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君子不重则不威,学则不固。主忠信。无友不知己者。过则勿惮改。”
【注释】
君子:这里指的是士、大夫国君等上层人物。
固:巩固。
无友不如己者: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。这一句的解释古人多有不同。无,同“毋”,不要。
惮(dàn):害怕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,学习的知识也不巩固。要以忠、信两种道德为主。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。如果有了过错,就别怕改正。”
【评析】
本章中,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,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、认真学习、慎重交友、过而能改等项。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,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、威严深沉的形象,使人感到稳重可靠,可以付之重托。他重视学习,不自我封闭,善于结交朋友,而且有错必改。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。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,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,可以说,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,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,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。
1.9
【原文】
曾子曰:“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”
【注释】
终:父母的死亡。
追远:追念祖先。
【大意】
曾子说:“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,追念祖先,就会使百姓道德归于纯厚了。”
【评析】
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,他说“敬鬼神而远之”,就证明了这一点。尽管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,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。在孔子的观念中,祭祀已经被异化,不单是祭祀亡灵,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,通过祭祀之礼,,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。因此,本章仍是继续深化“孝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容。
儒家重视孝的道德,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,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,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。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。关于忠、孝的道德观念,在《论语》书中时常出现,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,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。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。只要做到忠与孝,那么,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。
1.10
【原文】
子禽问于子贡曰:“夫子至于是邦也,必闻其政。求之与,抑与之与?”子贡曰:“夫子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!”
【注释】
子禽:姓陈,名亢,字子禽。有观点认为是孔子的学生。
子贡:孔子的学生。姓端木,名赐,字子贡。
抑:表示选择的连词,“还是……”。
与之:给他。与:同“欤”,表示疑问的语气词。
其诸:表示不大肯定的语气,或者、大概的意思。
【大意】
子禽向子贡问道:“老师到了一个诸侯国,必然会了解那国的政事,是他自己求来的呢,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?”子贡说:“老师是靠温和、善良、恭敬、俭朴、谦逊得到的。老师获得的方法和别人获得的方法不同吧!”
【评析】
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,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。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,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、善良、恭敬、俭朴、谦让的道德品格。例如,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“让”,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,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“让”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,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。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,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。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,所以每到一个国家,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。孔子认为,好胜,争取名声;夸功,争取名利;争不到便怨恨别人,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,都不符合让的原则。据此可知,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:就人情而言,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,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。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、亲睦、向善;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。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。
1.11
【原文】
子曰:“父在观其志,父没观其行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”
【注释】
其:指儿子。父亲在世时,儿子听从父命不能主事,所以要观察他的志向。
没(mò):死,去世。
三年:周礼规定父亲死后,儿子要守孝三年。三,这里可以理解为虚指,指许多年。
道:表示善的、好的东西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他父亲还活着时,要观察他的志向;他父亲死了,要考察他的行动;如果他对父亲的合理之处长期坚持,可以说是做到了孝。”
【评析】
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“孝”的问题,把“孝”字具体化了。鲁迅曾经说过:“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,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,更健康,更聪明高尚,——更幸福;就是超越了自己,超越了过去。超越便须改变,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,应该改变,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,’当然是曲说,是退婴的病根。”(《坟•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》)
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,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,这就是尽孝了。其实,这样的孝,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。宋儒所作的注说,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,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。这样,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,否则便是不善。这样的判定原则,正如鲁迅所说的,是歪曲的。历史在发展,社会在前进,人们的思想观念,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,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”,后代超过前代,这是历史的必然。
1.12
【原文】
有子曰:“礼之用,和为贵。先王之道,斯为美,小大由之。有所不行,知和而和,不以礼节之,亦不可行也。”
【注释】
和:恰当,适合,恰到好处。
先王:周文王等古代贤王。
节:节制,约束。
【大意】
有子说:“礼的应用,以遇事做得恰当为可贵。过去贤明君王治理国家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,小事大事都做得恰当。如果有行不通的时候,只为恰当而求恰当,不用礼节规矩来节制,也是不可行的。”
【评析】
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、政治和社会原则。《礼记•中庸》写道:“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,发而皆中节谓之和。”杨遇夫《论语疏证》写道:“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,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。和今言适合,言恰当,言恰到好处。”孔门认为,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。但是,凡事都要讲和谐,或者为和谐而和谐,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。这是说,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,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。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。在奴隶社会,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,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。上一等级的人,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;下一等级的人,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。但到春秋时代,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,臣弑君、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。对此,由子提出“和为贵”说,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,使之不致于破裂,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。
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,我们又感到,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,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,要以礼节制之,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,这是有其合理性的。
1.13
【原文】
有子曰:“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。恭近于礼,远耻辱也。因不失其亲,亦可宗也。”
【注释】
近:符合,接近。
复:实践,实行。
远:用作动词,使……远离。
因:依靠,凭借。
宗:可靠,尊奉。
【大意】
有子说:“约定符合义,说出来的话才能去实践、兑现。恭敬要合于礼,这样就能避免耻辱。依靠关系深厚的人,也就可靠了。”
【评析】
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讲的这段话,表明他们对“信”和“恭”是十分看重的。“信”和“恭”都要以周礼为标准,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,讲了就不是“信”的态度;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,做了就不是“恭”的态度。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。
1.14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
【注释】
君子:这里指的是有德行的人。
就:靠近,接近。
正:动词,匡正,端正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,居住不追求舒适安逸,做事勤快敏捷,说话谨慎小心,向有道德的人看齐,来匡正自己的错误,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。”
【评析】
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。孔子认为,一个有道德的人,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,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,谨慎小心,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,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。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,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,这是值得借鉴的。
1.15
【原文】
子贡曰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子曰:“可也。未若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。”子贡曰:“《诗》云:‘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’其斯之谓与?”子曰:“赐也,始可与言《诗》已矣!告诸往而知来者。”
【注释】
谄(chǎn):巴结,奉承,谄媚。
何如:怎么样,表示疑问语气。
如切如磋(cuō),如琢如磨:引申为朋友互相讨论、研修的意思。这句出自《诗经•卫风•淇奥》。切,指把骨头加工成器物。磋,加工象牙,使其更圆滑。琢,雕刻玉石。磨,磨制加工石头使其更细致。
与:同“欤”。
【大意】
子贡说:“贫穷却不去巴结奉承,有钱却不骄傲自大,怎么样?”孔子说:“可以了。但是还不如虽然贫穷却乐于仁道、富裕却爱好礼义的人。”子贡说:“《诗经》说,‘要像加工骨、角、象牙、玉石一样,要雕刻并加以琢磨细刻’,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?”孔子说:“赐呀,现在可以与你讨论《诗经》了。告诉你已经发生的事,你就可以举一反三知道未来的事了。”
【评析】
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,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、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,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,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。贫而乐道,富而好礼,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,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。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,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,子贡能独立思考、举一反三,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。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。
1.16
【原文】
子曰:“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”
【注释】
不己知:“不知己”的倒装句式。知,理解,了解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,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啊。”
【评析】
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。有的解释者说,这是孔子安贫乐道、不求名位的思想。这种解释可能不妥。这不符合孔子一贯的主张。在孔子的观念中,“学而优则仕,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。这里的潜台词是: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,也使别人了解自己。
作品评论
取消 提交
我的余额: 0金币
减少- 100金币 增加+
确定打赏
我的余额: 0金币
余额不足 充值
我的花朵: 0朵
减少- 1朵 增加+
确定送花
Aa- Aa+
Aa Aa Aa Aa
离线预读取,断网也能读
已缓存至0章
预读取后续20章
60
- +
单击 弹出菜单
双击 开始滚动
我的红花: 0朵
没有足够的红花
(每消费100金币获得1朵)
我的余额: 0金币
余额不足 充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