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仁第四 论语
里仁第四
原文:
子曰:“里仁为美。择不处仁,焉得知!”
子曰:“不仁者,不可以久处约,不可以长处乐。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。”
子曰:“唯仁者能好人,能恶人。”
子曰:“苟志于仁矣,无恶也。”
子曰:“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也。贫与贱,是人这所恶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恶乎成名?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”
子曰:“我未见好仁者,恶不仁者。好仁者无以尚之,恶不仁者其为仁矣,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。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,我未见力不足者。盖有之矣,我未之见也。”
子曰:“人之过也,各于其党。观过,斯知仁矣!”
子曰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
子曰:“士志于道,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。”
子曰:“君子之于天下也,无适也,无莫也,义之与比。”
子曰:“君子怀德,小人怀土。君子怀刑,小人怀惠。”
子曰:“放于利而行,多怨。”
子曰:“能以礼让为国乎,何有。不能以礼让为国,如礼何?”
子曰:“不患无位,患所以立。不患莫己知,求为可知也。”
子曰:“参乎,吾道一以贯之。”曾子曰:“唯。”子出,门人问曰:“何谓也?”曾子曰:“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”
子曰: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”
子曰: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”
子曰:“事父母几谏,见志不从,又敬不违,劳而不怨。”
子曰:“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”
子曰:“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”
子曰:“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”
子曰:“古者言之不出,耻恭之不逮也。”
子曰:“以约失之者鲜矣。”
子曰:“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”
子曰:“德不孤,必有邻。”
子游曰:“事君数,斯辱矣。朋友数,斯疏矣。”
逐句翻译:
【本篇引语】
本篇包括26章,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、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、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。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、原则和理论,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。
4.1
【原文】
【注释】
里:邻里。周代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。这里用作动词,作居住讲。
仁:仁德之风纯厚的地方;一说,有仁德的人。
处:居住,相处。
焉(yān):怎么,哪里。
知:同“智”,明智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住在有仁德之风的地方才好。不选择有仁德的住处,怎么能算明智呢?”
【评析】
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,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。重视居住的环境,重视对朋友的选择,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。近朱者赤、近墨者黑,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,耳濡目染,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;反之,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。
4.2
【原文】
子曰:“不仁者,不可以久处约,不可以长处乐。仁者安仁,知者利仁。”
【注释】
约:穷困,俭约。
乐:富裕,安乐。
知:同“智”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过俭约的生活,也不能长久地过富足安乐的生活。有仁德的人能安心于行仁德,有智慧的人能利用仁德。”
【评析】
在这章中,孔子认为,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,否则,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。只有仁者安于仁,智者也会行仁。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,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,保持气节。
4.3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唯仁者能好人,能恶人。”
【注释】
好(hào):动词,喜欢,喜爱。
恶(wù):厌恶,讨厌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喜爱某人,厌恶某人。”
【评析】
儒家在讲“仁”的时候,不仅是说要“爱人”,而且还有“恨人”一方面。当然,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,恨什么人,但有爱则必然有恨,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。只要做到了“仁”,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。
4.4
【原文】
子曰:“苟志于仁矣,无恶也。”
【注释】
苟:假如,如果。
志:立志,有志于。
恶(è):做坏事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假如立志于实行仁德,就不会做坏事。”
【评析】
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。只要养成了仁德,那就不会去做坏事,即不会犯上作乱、为非作恶,也不会骄奢淫逸、随心所欲。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、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。
4.5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也。贫与贱,是人之恶也,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君子去仁,恶者成名?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”
【注释】
是:代词,这。
处:接受,享受。
去:摆脱,避开。
恶:同“乌”,相当于“何”,如何,怎样。
终食之间:吃一顿饭的功夫。
违:违背。
造次:仓促,匆忙。
颠沛:原指跌倒,引申为受挫,困顿流离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发财和升官,这是人们所盼望的,若不是用正当方法得到的,君子不会接受。贫穷和卑贱,这是人们所厌恶的,若不是用正当的方法摆脱,君子就不会那么做。君子抛弃了仁德,怎么能成就他的名声呢?君子即使吃一顿饭的功夫也不能违背仁德,匆忙仓促时也一定按仁德行事,颠沛流离也一定按仁德做事。”
【评析】
这一段,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,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、义,不要利、欲。事实上并非如此。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、流离失所的生活,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。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。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。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。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。
4.6
【原文】
子曰:“我未见好仁者,恶不仁者。好仁者,无以尚之;恶不仁者,其为仁矣,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。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?我未见力不足者。盖有之矣,我未之见也。”
【注释】
尚:动词,超过。
矣:用法同“也”,表示语气停顿。
盖:句首发语词,表示揣测意。
未之见:是“未见之”的倒装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我没见过爱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。爱好仁德的人是无法超过的,厌恶不仁德的人行仁德时,不使不仁德的东西加在自己的身上。有谁能一整天用自己的力量去主动实行仁德呢?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。大概这样做的人有,但我没见过。”
【评析】
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,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。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,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,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。但孔子认为,对仁德的修养,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,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,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。
4.7
【原文】
子曰:“人之过也,各于其党。观过,斯知仁矣。”
【注释】
过:过错。
党:这里指意气相投的人。
仁:同“人”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人犯的过错与各自那一类的人相同。观察他犯的过错,就能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。”
【评析】
孔子认为,人之所以犯错误,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。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,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,所以从这一点上,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。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。
4.8
【原文】
子曰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!”
【注释】
朝(zhāo):早上。
闻:听到,知道。
道:指某种真理,即儒家之道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早上明白了真理,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。”
【评析】
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。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,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。我们的认识是,孔子这里所讲的“道”,系指社会、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,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。
4.9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士志于道,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!”
【注释】
士:读书人,一般的小知识分子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读书人有志于道,却又以自己穿的衣服不好、吃的饭菜不好为耻,这种人不值得与他谈论。”
【评析】
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。本章所讲“道”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。这里,孔子认为,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,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,因此,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。
4.10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君子之于天下也,无适也,无莫也,义之与比。”
【注释】
适、莫:有多种解释。有认为人情亲疏厚薄;有认为敌对、爱慕。这里解释为可与不可。
比:挨着,靠拢,靠近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君子对于天下事情的处理,没有规定要怎样干,也没有规定不要怎样干,怎样干合理恰当就怎样干。”
【评析】
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:“义之与比。”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、友善,处世严肃灵活,不会厚此薄彼。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。
4.11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君子怀德,小人怀土。君子怀刑,小人怀惠。”
【注释】
刑:法度典范,刑罚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君子关心的是道德,小人关心的是田土乡宅;君子关心法度,小人关心恩惠。”
【评析】
本章再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,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,他们胸怀远大,视野开阔,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,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、小恩小惠,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。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。
4.12
【原文】
子曰:“放于利而行,多怨。”
【注释】
放:同“仿”,依据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,会招来很多的怨恨。”
【评析】
本章也谈义与利的问题。他认为,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,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,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,否则,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。这里仍谈先义后利的观点。
4.13
【原文】
子曰:“能以礼让为国乎?何有?不能以礼让为国,如礼何?”
【注释】
礼让:按周礼注重礼仪,谦让。
何有:有什么困难呢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?那有什么困难呢?不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,又怎么来对待礼仪呢(礼仪有什么用呢)?”
【评析】
孔子把“礼”的原则推而广之,用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,这在古代是无可非议的。因为孔子时代的“国”乃“诸侯国”,均属中国境内的兄弟国家。然而,在近代以来,曾国藩等人仍主张对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采取“礼让为国”的原则,那就难免被指责为“**主义”了。
4.14
【原文】
子曰:“不患无位,患所以立。不患莫己知,求为可知也。”
【注释】
立:站住脚。
莫己知:即“莫知己”,没人知道自己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不担忧没有官职,只担忧没有胜任官职的本领。不担忧没人知道自己,去追求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好了。”
【评析】
这是孔子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,是他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。孔子并非不想成名成家,并非不想身居要职,而是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、修养、才能的培养,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各方面素质。这种思路是可取的。
4.15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参乎!吾道一以贯之。”曾子曰:“唯。”子出,门人问曰:“何谓也?”曾子曰:“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!”
【注释】
贯:贯穿。
唯:是的,表示应答。
忠:忠诚,诚挚。
恕:对别人宽容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参啊!我主张的道贯穿了一个基本概念。”曾子说:“是的。”孔子出去后,别的学生问曾参说:“那是什么意思?”曾子说:“夫子主张的道不过是忠恕罢了。”
【评析】
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,待人忠恕,这是仁的基本要求,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。在这章中,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,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,在后面的篇章里,就回答了这个问题。对此,我们将再作剖析。
4.16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”
【注释】
喻:明白,懂得。
义:合乎正义和道义的事情。
利:私利,财利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君子懂得义,小人只知道利。”
【评析】
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”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,被人们传说。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。孔子认为,利要服从义,要重义轻利,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,一味追求个人利益,就会犯上作乱,破坏等级秩序。所以,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。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,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、非此即彼的义利观。
4.17
【原文】
子曰: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”
【注释】
贤:贤人,有才德的人。
齐:用作动词,向……看齐,与……等同。
省(xǐnɡ):反省,内省,检讨自己的思想行为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看见有贤德的人,就该想到要向他看齐,见到没有贤德的人,就该反省自己是否有他那样的错误。”
【评析】
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。这是修养方法之一,即见贤思齐,见不贤内自省。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,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,不重蹈别人的旧辙,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,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。
4.18
【原文】
子曰:“事父母几谏,见志不从,又敬不违,劳而不怨。”
【注释】
事:事奉。
几(jī):婉转,轻微,隐微。
劳:操劳;一说,忧愁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事奉父母,如果他们有不对之处,要委婉地劝止,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,仍要恭敬不冒犯他们,为父母操劳但不要怨恨。”
【评析】
这一段还是讲关于孝敬父母的问题。事奉父母,这是应该的,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,百依百顺,甚至父母不听劝说时,子女仍要对他们毕恭毕敬,毫无怨言。这就成了封建专制主义,是维护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纲常名教。
4.19
【原文】
子曰:“父母在,不远游。游必有方。”
【注释】
游:离家出游。
方:方向,方位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父母在世时,不要远离家乡,若定要远离家乡,也必须有确定的地方。”
【评析】
“父母在,不远游”是先秦儒家关于“孝”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。历代都用这个孝字原则去约束、要求子女为其父母尽孝。这种孝的原则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。
4.20
【原文】
子曰:“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”
【注释】
三年:见《学而第一》第十一章注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父亲死后,多年不改变他合理的方面,可以说是孝。”
4.21
【原文】
子曰:“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”
【注释】
惧:担忧,担心。这里指担忧父母年事已高,会衰老死亡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父母的年纪不可以不知道。一方面因为他们高寿而高兴,另一方面又因为他们年纪大了而为之担忧。”
【评析】
春秋末年,社会动荡不安,臣弑君、子弑父的犯上作乱之事时有发生。为了维护宗法家族制度,孔子就特别强调“孝”。所以这一章还是谈“孝”,要求子女从内心深处要孝敬自己的父母,绝对服从父母,这是要给予批评的。
4.22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古者言之不出,耻躬之不逮也。”
【注释】
古者:古代的人,往往指古代有地位的人。
耻:以……为耻。
躬:亲自,亲身。
逮(dài):赶上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古人言语不轻易出口,认为说出来了却做不到是可耻的。”
【评析】
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,不轻易允诺,不轻易表态,如果做不到,就会失信于人,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。所以孔子说,古人就不轻易说话,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,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允诺而感到耻辱。这一思想是可取的。
4.23
【原文】
子曰:“以约失之者鲜矣!”
【注释】
约:约束,谨慎节制。这里指用一种立身处世原则约束自己。
失:过失,犯错误。
鲜(xiǎn):少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因为对自己节制约束而犯过失的事很少。”
4.24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”
【注释】
讷(nè):语言迟钝。这里指说话谨慎,有分寸。
行:行动,行为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君子要谨慎地说话,却要敏捷地行动。”
4.25
【原文】
子曰:“德不孤,必有邻。”
【注释】
邻:邻居。这里指志趣相投、志同道合的人。
【大意】
孔子说:“有德行的人不会孤立,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。”
4.26
【原文】
子游曰:“事君数,斯辱矣;朋友数,斯疏矣。”
【注释】
数(shuò):屡次,多次,频繁。
斯:副词,就。
【大意】
子游说:“对君主过于频繁地劝谏就会招致侮辱,对朋友过多地提意见,就会被疏远。”
作品评论
取消 提交
我的余额: 0金币
减少- 100金币 增加+
确定打赏
我的余额: 0金币
余额不足 充值
我的花朵: 0朵
减少- 1朵 增加+
确定送花
Aa- Aa+
Aa Aa Aa Aa
离线预读取,断网也能读
已缓存至0章
预读取后续20章
60
- +
单击 弹出菜单
双击 开始滚动
我的红花: 0朵
没有足够的红花
(每消费100金币获得1朵)
我的余额: 0金币
余额不足 充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