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 首页

目录

上一章
下一章

作者访谈录(4) 少年张冲六章

作者访谈录(4)

钟:我读这部小说,常常会惊叹你的概括之精准,将一些言辞赋予了出人意料的意义,比如 “储蓄”,饿肚子的时候储蓄食物,张红旗超越了他的父亲,把“储蓄”发扬光大,全方位的储蓄,储蓄钱财、情绪、精力、名声……每一种储蓄都在他的人生节坎上显现威力。这样的言辞还有不少,它们是怎样来到的?
  杨:就语言来说,我把准确表达放在第一位,然后才考虑所谓的生动。事实上,准确的表达,也往往是生动的表达,更有弹性和辐射力,尤其是汉语。
  “储蓄”是从“养精蓄锐”来的,和计划生育有关。张红旗一定要文兰给他生下一个男孩,因为计划生育的限制,他不能着急,必须憋着。他采用了“养精蓄锐”的战略战术。“养精蓄锐”是一个痛苦又激动的复杂过程:忍受当下的难受,为将来的结果激动。生孩子要养精蓄锐,养孩子需要积攒钱财,这就联想到了“储蓄”。 这也是中国人经历生命的模式之一,是中国文化的构成部分。它蹦出来了。我逮住它没放,并拉进了张红旗他爸,或者说,“储蓄”这个词也辐射到了张红旗他爸,他爸的胃。就这么,现代商业和经济行为中的语词和我们经历生命的模式发生了默契,异曲同工。
  钟:学校,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社会。在孩子心目中,家庭里获得再多的肯定,都不及学校老师的一句肯定。对张冲来说,小学时代的两个老师,对他后来的人生走向,至关重要。张冲和男老师上官英文的对抗,可以说是惨烈的,被赶出教室,被抽,被嘴里塞上四五支烟坐在国旗下同时抽下去直到醉烟恶心……暴力体罚这样一种现象,在我看来,已经超越了学校教育的范畴,成为“权力”的一种演化。而张冲也从这位男老师这里清楚地下了决心,对抗。反抗一次是一次。是吗?
  杨:在我的生活经验里,一个看护自行车棚的人,也有“权力欲望”。我们更习惯以控制和施“暴”于他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,哪怕是在培育和传播文明的学校。想起来真有些不寒而栗。我们通向现代和文明的路遥远得让人绝望。知识化并不能解决人的现代化,掌握更多的知识,也不一定就是文明程度的提高。噢,我好像走题了。对张冲来说,反抗首先是当下情绪的释放。自觉的理性的反抗是没有的,青涩的生命也不可能有理性的反抗。青涩生命的反抗往往是即时的、盲目的、扭曲的。
  钟:你给女老师李勤勤安排的是完全不同的面目。说起来,李勤勤和民办老师转公办的上官英文不同,她毕业于名牌大学,清高,对张冲开始的时候充满好感,做过很多尝试来将张冲拉回“正确”的轨道。李勤勤和张冲之间发生的一切,你用了一个词——“遭遇”。张冲屡屡让李勤勤感到崩溃。相对于男老师的暴力,这一个女老师,对张冲的决定性影响在哪里?
  杨:对张冲来说,李勤勤和张冲的父母,和体制,甚至和上官英文在本质上是异曲同工的。李勤勤是一个尽职尽责,且为自己的职业付出真情感的好老师,很善良,很愿意对学生好。但这个好老师也在一个“怪圈”之中。她对张冲的好,对张冲的付出显得很乏力。不是她不尽力,和张冲遇到的各种“力”相比,她的力在其中不成比例。她无法对张冲形成决定性的影响。反而,张冲对她的影响似乎更具冲击力。我已注意到,有人很喜欢看李勤勤和张冲的这一节。我不觉得奇怪,他们的“遭遇”中混杂着美好和无奈,希望和绝望,感动和疼痛,残酷的放弃和挣扎着的救赎,要比张冲和上官英文的“遇活”复杂得多。

收藏 评论 打赏 送花 Aa 字体 离线 夜间 滚动

作品评论

取消 提交

我的余额: 0金币

减少- 100金币 增加+

确定打赏

我的余额: 0金币

余额不足 充值

我的花朵: 0朵

减少- 1朵 增加+

确定送花

Aa- Aa+

Aa Aa Aa Aa

离线预读取,断网也能读

已缓存至0章

预读取后续20章

60

- +

单击 弹出菜单

双击 开始滚动

我的红花: 0朵

没有足够的红花
(每消费100金币获得1朵)

我的余额: 0金币

余额不足 充值